并肩作战 共抗疫情——颍东区第四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0-02-28 浏览次数:1269
颍东区第四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是颍东区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新成员,阜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成员单位有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午镇卫生院。第四医共体自成立不到四个月的时间,突遭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面对疫情肆意蔓延的严峻形势,医共体各成员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取消员工春节假期,全体医务人员放弃休息,班子成员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及时制定了《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和《新冠肺炎应急预案》,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疫情防控、疫情上报、信息宣传等九个工作小组,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齐心协力、并肩作战;联防联控、共抗疫情,充分发挥“共”字效应,体现了“一家人”的担当,开启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
一、强化舆论引导,全面普及疫情防控知识。采取“小集中、大分散”的培训模式,及时开展全员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新冠疫情防控方案和新冠肺炎诊疗方案1~6版内容。利用户外LED电子屏、广播、短信、微信群、致广大居民一封信等方式进行全覆盖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预防知识,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督促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做到疫情防控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劝导城乡居民不参加集中聚会活动,不走亲访友,取消人流密集的场所。
二、开展居民健康大走访,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医务人员对所有从湖北尤其是从武汉等重点疫区返乡的务工人员、学生以及与湖北武汉返乡人员有过接触的群体情况进行细致地摸底排查,详细了解武汉返乡人员的具体情况、最近生活轨迹,摸清接触人员线索。对排查出的重点人群及其亲密接触者进行14天居家隔离,安排专人每天2次进行体温测量,实现全时段监测,对有乏力、干咳、发热症状的对象及时上报,督促其戴好口罩到指定医院就诊,并劝阻其他人员靠近和交往。
三、加强联防联控,实施网格化管理。构建疫情防控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牵头医院负总责、乡镇卫生院牵头负责、村室服务站各司其职”的疫情防控责任体系,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加强部门联防联控,强化网格责任落实,切实落实各环节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属地责任,实现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2月1日起,牵头医院各技术包保团队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关口前移,阵地下沉到基层,做好防控技术帮扶指导。分别深入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村室(服务站)、小区(入村路口)卡点进行督导检查、技术指导30余次。充分发挥街道、社区、村室功能作用,积极组织村室(服务站)医生配合村干部,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引导群众(城乡居民)科学全面认识疫情,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提升群防群控能力。
四、精准施策,科学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精准施策。科学安排医疗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准确排查疑似病例,加强对留观发热患者的救治,强化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加大医务人员培训力度,积极向基层普及防护知识,提高科学依规治疗防护能力。阜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设立了外地返乡发热门诊和本地发热门诊、预诊分诊、留观室和留观病房,抽调医护人员日夜值守、精心医治。正午卫生院及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分别设立预诊分诊和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是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道防线,导诊护士对患者进行简单的病史采集,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将患者引导分流到便民急诊、普通发热门诊或外地发热门诊进行规范检查治疗与转诊。规范的就诊流程既保证了可疑新冠肺炎患者快速转诊到定点医院收治,又避免了其他患者来院就诊的交叉感染。
五、多措并举,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第四医共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做到“两手抓、两促进。”积极探索疫情防控期间服务新模式,开展“急救绿色通道”“多学科在线问诊”“发热门诊在线咨询”,向河东办事处、正午镇城乡居民发放“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近千张,公开多学科专家联系方式,提供24小时免费在线问诊服务。 “发热门诊”“便民急诊”“120急救”三通道的科学分区,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消除了老百姓来院就诊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心理恐慌,解决了老百姓出门不便就医难的问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攻坚时期,居民出门不便、非急诊门诊停诊、基层村卫生室(服务站)停诊等原因,导致慢性病病患者不能定期去医院复诊取药。第四医共体坚持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服务宗旨,开展了“送医送药上门服务”,缓解了慢病患者缺医少药燃眉之急,彰显了人文关怀。
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旗在疫情防控战线上高高飘扬。医共体各级党组织广泛动员,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请缨担使命,抗疫一线践初心,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时间,百余名党员挺身而出,主动请战,一张张请战书蜂拥而至,纷纷递交到党组织。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记报酬,无私奉献、将百姓安危装在心里,将防控责任扛在肩上。医共体成员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战,先后深入张北、枣园、北京东路、向阳、訾营等7个社区,正午镇田楼、陈庄、张庙、横山、吴寨等9个行政村进行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工作。在职党员积极参与全民健康大走访及卡点值守工作,严防死守,确保疫情不扩散。
抗击疫情最前线,身先士卒作奉献。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阜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科杨培俊主任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救治专家组成员,深知掌握疫情防控与诊疗知识的重要性,争分夺秒地学习研究新冠肺炎防控与诊疗方案,积极参与医共体组织的全体医护人员一、二、三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详细解读新冠肺炎诊治技术指南及防控方案,普及病例筛查方法,正确诊断和规范治疗的要点以及个人防护正确步骤,为有序高效地筛查诊疗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率先取消年休假,全力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诊疗防控工作中。带领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迅速行动,率先垂范,亲力亲为,时刻关注着在院留观发热病人及发热门诊病人的病情,仔细查阅病历,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即刻参与会诊,按照相关程序处置和上报,并对所有湖北接触史的患者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密切随访,一对一交代居家正确隔离措施。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时刻告诫每一位医护人员,工作一定做到认真细致,只有谨慎的处理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好每一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自疫情蔓延阜阳地区以来,他不分昼夜,几乎全天24小时奋战在防控一线,像陀螺一样穿梭在外地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当发热病人多、人手不够时,他就立即顶岗。会诊疑似患者、制定方案、密切观察,确保了患者得到及时诊疗。在诊疗的过程中同时注重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疏导工作。
忠孝难两全。杨培俊的母亲为响应国家号召独自在家自我隔离,由于腰椎椎管狭窄急性发作,疼痛难忍,下不了床。杨培俊不能回去尽孝,只能每日抽空与母亲通话聊表安慰。但是,在了解到科室老年患者没人陪护、生活不便的实际困难后,他就带领科室成员特殊照顾这些老年患者。疫情期间买不到饭,他就让自己爱人在家烧送到病区,老人缺少生活用品,他就自掏腰包安排科室人员及时为他们购买所需的生活用品。
杨培俊为抗击疫情“舍小家,顾大家”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学习与尊重。
在抗疫战斗中践行初心使命。检验科副主任黄翠丽接到单位抗击疫情通知后,第一时间给老家打电话,让弟弟把两个心爱的孩子接回老家。缓解了家庭负担的她,准时返回了工作岗位。作为颍东区新冠肺炎专家救治组成员,时刻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形势,每天从早到晚都坚守在工作岗位,布署防控,安排工作,细心对待每一份的标本,及时出具准确的检验报告。在理顺科室工作之后,她又主动请战,积极加入了阜阳火车站进出口卡点体温检测工作。无值守任务时,本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一下,但她选择回到医院岗位。同事们都劝她:“人不是铁打的,你太辛苦了,该休息休息了”,但她放弃了休息,毅然坚守在抗疫第一线。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最前线她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在接到医院要承担颍东辖区新冠肺炎可疑人员咽拭子采集任务时,主动请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带领科室人员顺利完成了任务。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不计报酬,默默奉献,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黄翠丽爱人陈礼昌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也是一名副主任技师。二院是阜阳市新冠肺炎病人收治的定点医院,夫妻二人同在抗疫第一线,不能见面,只有在工作空闲时,用微信视频打个招呼、相互问好、互相加油。
率先垂范做表率。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支部书记、主任刘刚的带领下,所有工作人员取消春节休假,24小时随叫随到,积极投入抗“疫”战中,终日忙碌在河东辖区的防控前线。2月6日,接上级通知,颍东区怡莱宾馆因被指定收住从一线撤下来需隔离观察的密切接触人员,急需医护人员驻点防控,中心医护人员不惧风险、踊跃报名,组织安排第一批由栾丹丹、康伟伟、常玉红、张山虎四名医护人员进驻。在预期的十四天中,他们不能回家,他们中间,有的孩子正在冲刺高考、有的家中有两个孩子,小的仅两岁、有的夫妻二人一同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孩子只能由亲戚代为照顾。医务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每天两次对隔离者进行体温测量,每天还要背着20公斤重的喷雾药桶对宾馆七层所有公共空间进行两次的消毒。因为一桶药只能消两层,每消毒一次都需要配三、四桶药,消完毒后,他们还要把隔离者产生的近百斤的生活垃圾严格按照防控措施进行消毒转运,并及时为隔离者采送一切物品,每次干完这些,他们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就这样,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为了早日战胜疫情,他们义无反顾奋斗在第一线。
身体力行抗疫情。正午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王勇自疫情蔓延阜阳以来始终坚守疫线,靠前指挥,精心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连日来,王勇不仅要考虑疫情防控重点工作,还时刻关心医务人员防护,千方百计采购防护用品;不仅做好监管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指导工作,还时常深夜联系发热患者转诊、密切接触者的排查追踪上报和及时隔离工作;不仅及时开展医务人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还积极做好政策舆论宣传和辖区居民的情绪疏导。无论天寒地冻、不分白天黑夜,他丝毫没有放松警戒,用党员干部责任和担当,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守护者千万人民群众的健康。
置个人安危于不顾。颍东首例新冠肺炎病人被收治隔离后,新发病例归属地横山村卫生室许孝良主任,为防止疫情扩散,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亲自背着消毒桶走进患者家中,连续三天对患者室内室外、院内院外进行彻底消杀,严防疫情扩散。
疫情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抗疫情。第四医共体全体医务人员勠力同心,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时刻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越是艰险,越是困难,他们越是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勇于作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在颍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医务人员的默默付出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赢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供稿:王超杰 洪丽)
颍东区第四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是颍东区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新成员,阜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成员单位有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午镇卫生院。第四医共体自成立不到四个月的时间,突遭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面对疫情肆意蔓延的严峻形势,医共体各成员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取消员工春节假期,全体医务人员放弃休息,班子成员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及时制定了《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和《新冠肺炎应急预案》,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疫情防控、疫情上报、信息宣传等九个工作小组,明确任务,分工负责;齐心协力、并肩作战;联防联控、共抗疫情,充分发挥“共”字效应,体现了“一家人”的担当,开启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
一、强化舆论引导,全面普及疫情防控知识。采取“小集中、大分散”的培训模式,及时开展全员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新冠疫情防控方案和新冠肺炎诊疗方案1~6版内容。利用户外LED电子屏、广播、短信、微信群、致广大居民一封信等方式进行全覆盖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预防知识,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督促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做到疫情防控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劝导城乡居民不参加集中聚会活动,不走亲访友,取消人流密集的场所。
二、开展居民健康大走访,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医务人员对所有从湖北尤其是从武汉等重点疫区返乡的务工人员、学生以及与湖北武汉返乡人员有过接触的群体情况进行细致地摸底排查,详细了解武汉返乡人员的具体情况、最近生活轨迹,摸清接触人员线索。对排查出的重点人群及其亲密接触者进行14天居家隔离,安排专人每天2次进行体温测量,实现全时段监测,对有乏力、干咳、发热症状的对象及时上报,督促其戴好口罩到指定医院就诊,并劝阻其他人员靠近和交往。
三、加强联防联控,实施网格化管理。构建疫情防控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牵头医院负总责、乡镇卫生院牵头负责、村室服务站各司其职”的疫情防控责任体系,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加强部门联防联控,强化网格责任落实,切实落实各环节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属地责任,实现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2月1日起,牵头医院各技术包保团队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关口前移,阵地下沉到基层,做好防控技术帮扶指导。分别深入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村室(服务站)、小区(入村路口)卡点进行督导检查、技术指导30余次。充分发挥街道、社区、村室功能作用,积极组织村室(服务站)医生配合村干部,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引导群众(城乡居民)科学全面认识疫情,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提升群防群控能力。
四、精准施策,科学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精准施策。科学安排医疗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准确排查疑似病例,加强对留观发热患者的救治,强化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加大医务人员培训力度,积极向基层普及防护知识,提高科学依规治疗防护能力。阜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设立了外地返乡发热门诊和本地发热门诊、预诊分诊、留观室和留观病房,抽调医护人员日夜值守、精心医治。正午卫生院及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分别设立预诊分诊和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是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道防线,导诊护士对患者进行简单的病史采集,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将患者引导分流到便民急诊、普通发热门诊或外地发热门诊进行规范检查治疗与转诊。规范的就诊流程既保证了可疑新冠肺炎患者快速转诊到定点医院收治,又避免了其他患者来院就诊的交叉感染。
五、多措并举,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第四医共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做到“两手抓、两促进。”积极探索疫情防控期间服务新模式,开展“急救绿色通道”“多学科在线问诊”“发热门诊在线咨询”,向河东办事处、正午镇城乡居民发放“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近千张,公开多学科专家联系方式,提供24小时免费在线问诊服务。 “发热门诊”“便民急诊”“120急救”三通道的科学分区,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消除了老百姓来院就诊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心理恐慌,解决了老百姓出门不便就医难的问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攻坚时期,居民出门不便、非急诊门诊停诊、基层村卫生室(服务站)停诊等原因,导致慢性病病患者不能定期去医院复诊取药。第四医共体坚持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服务宗旨,开展了“送医送药上门服务”,缓解了慢病患者缺医少药燃眉之急,彰显了人文关怀。
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旗在疫情防控战线上高高飘扬。医共体各级党组织广泛动员,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请缨担使命,抗疫一线践初心,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时间,百余名党员挺身而出,主动请战,一张张请战书蜂拥而至,纷纷递交到党组织。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记报酬,无私奉献、将百姓安危装在心里,将防控责任扛在肩上。医共体成员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战,先后深入张北、枣园、北京东路、向阳、訾营等7个社区,正午镇田楼、陈庄、张庙、横山、吴寨等9个行政村进行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工作。在职党员积极参与全民健康大走访及卡点值守工作,严防死守,确保疫情不扩散。
抗击疫情最前线,身先士卒作奉献。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阜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科杨培俊主任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救治专家组成员,深知掌握疫情防控与诊疗知识的重要性,争分夺秒地学习研究新冠肺炎防控与诊疗方案,积极参与医共体组织的全体医护人员一、二、三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详细解读新冠肺炎诊治技术指南及防控方案,普及病例筛查方法,正确诊断和规范治疗的要点以及个人防护正确步骤,为有序高效地筛查诊疗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率先取消年休假,全力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诊疗防控工作中。带领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迅速行动,率先垂范,亲力亲为,时刻关注着在院留观发热病人及发热门诊病人的病情,仔细查阅病历,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即刻参与会诊,按照相关程序处置和上报,并对所有湖北接触史的患者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密切随访,一对一交代居家正确隔离措施。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时刻告诫每一位医护人员,工作一定做到认真细致,只有谨慎的处理好每一个细节,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好每一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自疫情蔓延阜阳地区以来,他不分昼夜,几乎全天24小时奋战在防控一线,像陀螺一样穿梭在外地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当发热病人多、人手不够时,他就立即顶岗。会诊疑似患者、制定方案、密切观察,确保了患者得到及时诊疗。在诊疗的过程中同时注重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疏导工作。
忠孝难两全。杨培俊的母亲为响应国家号召独自在家自我隔离,由于腰椎椎管狭窄急性发作,疼痛难忍,下不了床。杨培俊不能回去尽孝,只能每日抽空与母亲通话聊表安慰。但是,在了解到科室老年患者没人陪护、生活不便的实际困难后,他就带领科室成员特殊照顾这些老年患者。疫情期间买不到饭,他就让自己爱人在家烧送到病区,老人缺少生活用品,他就自掏腰包安排科室人员及时为他们购买所需的生活用品。
杨培俊为抗击疫情“舍小家,顾大家”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学习与尊重。
在抗疫战斗中践行初心使命。检验科副主任黄翠丽接到单位抗击疫情通知后,第一时间给老家打电话,让弟弟把两个心爱的孩子接回老家。缓解了家庭负担的她,准时返回了工作岗位。作为颍东区新冠肺炎专家救治组成员,时刻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形势,每天从早到晚都坚守在工作岗位,布署防控,安排工作,细心对待每一份的标本,及时出具准确的检验报告。在理顺科室工作之后,她又主动请战,积极加入了阜阳火车站进出口卡点体温检测工作。无值守任务时,本可以回家好好休息一下,但她选择回到医院岗位。同事们都劝她:“人不是铁打的,你太辛苦了,该休息休息了”,但她放弃了休息,毅然坚守在抗疫第一线。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最前线她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在接到医院要承担颍东辖区新冠肺炎可疑人员咽拭子采集任务时,主动请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带领科室人员顺利完成了任务。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不计报酬,默默奉献,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黄翠丽爱人陈礼昌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也是一名副主任技师。二院是阜阳市新冠肺炎病人收治的定点医院,夫妻二人同在抗疫第一线,不能见面,只有在工作空闲时,用微信视频打个招呼、相互问好、互相加油。
率先垂范做表率。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支部书记、主任刘刚的带领下,所有工作人员取消春节休假,24小时随叫随到,积极投入抗“疫”战中,终日忙碌在河东辖区的防控前线。2月6日,接上级通知,颍东区怡莱宾馆因被指定收住从一线撤下来需隔离观察的密切接触人员,急需医护人员驻点防控,中心医护人员不惧风险、踊跃报名,组织安排第一批由栾丹丹、康伟伟、常玉红、张山虎四名医护人员进驻。在预期的十四天中,他们不能回家,他们中间,有的孩子正在冲刺高考、有的家中有两个孩子,小的仅两岁、有的夫妻二人一同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孩子只能由亲戚代为照顾。医务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每天两次对隔离者进行体温测量,每天还要背着20公斤重的喷雾药桶对宾馆七层所有公共空间进行两次的消毒。因为一桶药只能消两层,每消毒一次都需要配三、四桶药,消完毒后,他们还要把隔离者产生的近百斤的生活垃圾严格按照防控措施进行消毒转运,并及时为隔离者采送一切物品,每次干完这些,他们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就这样,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为了早日战胜疫情,他们义无反顾奋斗在第一线。
身体力行抗疫情。正午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王勇自疫情蔓延阜阳以来始终坚守疫线,靠前指挥,精心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连日来,王勇不仅要考虑疫情防控重点工作,还时刻关心医务人员防护,千方百计采购防护用品;不仅做好监管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指导工作,还时常深夜联系发热患者转诊、密切接触者的排查追踪上报和及时隔离工作;不仅及时开展医务人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培训,还积极做好政策舆论宣传和辖区居民的情绪疏导。无论天寒地冻、不分白天黑夜,他丝毫没有放松警戒,用党员干部责任和担当,筑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守护者千万人民群众的健康。
置个人安危于不顾。颍东首例新冠肺炎病人被收治隔离后,新发病例归属地横山村卫生室许孝良主任,为防止疫情扩散,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亲自背着消毒桶走进患者家中,连续三天对患者室内室外、院内院外进行彻底消杀,严防疫情扩散。
疫情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抗疫情。第四医共体全体医务人员勠力同心,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时刻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越是艰险,越是困难,他们越是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勇于作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在颍东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医务人员的默默付出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赢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供稿:王超杰 洪丽)
- 上一篇:疫情无情人有情 雪中送炭见真情
- 下一篇: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党旗增光辉